全球14亿人缺电,“光伏+储能”助力新能源成为主要电源
近日,国际组织SEforALL与彭博新能源财经联合发布的《2020年全球微电网市场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指出,随着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,微电网的推广应用可以帮助亿万人摆脱用电难问题。同时,在农村社区和企业供电中,以光伏发电为基础的微电网将逐步发挥重要作用。
报告对截至2020年3月五千多个微电网项目进行了全面统计。微电网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人口密度低、家庭收入低的地区。此外,在一些国家,由于公用事业公司的供电业务欠账,如何有效降低供电成本已成为供电企业的重要参考因素。
报告发现,无论是与集中式电网还是柴油发电机等其他独立供电方式相比,基于光伏发电的微电网具有更大的经济优势,尤其是在农村电气化方面。结合各行业协会和监测机构的调查数据,报告还指出,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微电网装机数量已从十年前的60台左右扩大到今年的2000余台。
一方面,大部分农户和生产用电集中在白天,这符合光伏发电的特点。另一方面,即使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出现波动,“光伏+储能”微电网模式也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。此外,“光伏+储能”混合微电网在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方面更具优势。
对于储能形式的选择,报告强调,铅酸蓄电池由于其技术和成本优势,已成为微电网储能的首选。然而,从2010年到2018年,锂电池的成本下降了约85%,电池技术也越来越成熟。未来,锂电池有望成为微电网储能的重要支撑。”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受到新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影响。事实上,世界各国都有恢复甚至重塑经济发展的独特机遇,对能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加快。因此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蓬勃发展的微电网行业,为关键基础设施供电,帮助全世界解决电力短缺问题。”赛福拉尔CEO强调“让市场充分发挥潜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”。
光伏+储能:新能源成为主电源的必由之路
目前,新能源比重的快速提升给消费和电网稳定带来严峻挑战。如果没有储能,电网的调度能力不足以支撑“十四五”期间的风能和太阳能消费。因此,一些地方电网建议新建项目应按一定比例配置储能。
新能源配置和储能政策密集出台的背后,是电网稳定要求与新能源波动性之间的矛盾。随着风电光伏普及率的快速提升,现有的柔性资源已逐渐无法支撑电网接受如此高比例的波动性能源。储能作为较好的柔性资源,可以起到“电力仓库”的作用,维护电网的平衡。储能成为新能源供应的唯一途径。
在传统能源时代,电力弹性资源并不稀缺。由于煤和燃气轮机具有可调性和可控性,因此煤电和燃气轮机可以承担起灵活资源的作用。当前,以新能源接入比例高、新能源汽车大爆发为代表的电力生产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导致电力供需双方波动加剧,对灵活性资源提出了更多、更高质量的要求。
光伏产业一直是技术创新非常活跃、产业链各环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。不管怎样,“光伏+储能”模式已经蓄势待发,还有“光伏+5G”、“光伏+充电桩”等多个领域。
地方政府为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背书
2020年疫情当前,扩产、降价、创新、平价、竞价等一系列关键词,使产业链竞争格局重新焕发,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电成本也创下历史新低。
从2019年产能增长情况看,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与2018年基本持平,这进一步表明清洁能源成本呈下降趋势,工商企业和家庭光伏发电受益更多。
上一页 :
如何消除组件边框带来的影响下一页 :
[新市场 新视野]全球光伏新兴市场需求分析—非洲:摩洛哥